B 送情意
注重情意,是贈送禮品應(yīng)遵循的首要原則。贈送的禮品是情意的栽體而不僅是商品,商品的價值可以反映在價格上,而情意卻是無價的。
饋贈禮品的時候,有些人認為其價格越高越有意義,越能表達饋贈者的深情厚誼。其實,這樣做是把饋贈的禮品商品化了,與饋贈的本意相悖,往往弄巧成拙,讓人懷疑饋贈者的動機。
價格昂貴的禮品,不見得能表達真情實意,微薄的禮品不一定不成敬意?!扒Ю锼往Z毛,禮輕情意重”,正是強調(diào)了禮品的情意性,淡化了禮品的功利性??傊佡浂Y品的時候,首先要考慮禮品能否表達饋贈者的真心實感,絕不能把禮品庸俗化,當(dāng)作交易的籌碼。
許多禮品其實都是尋常之物;一片楓葉,能表達出您對戀人真摯的感情;一粒紅豆能準確地表達出您對情人的相思之意;一塊石頭,恰是地質(zhì)隊員送給親朋好友的最佳禮品;一顆彈殼,也許是戍守邊防的軍人饋贈給別人的最高級禮品。正是這些尋常之物,寄托著戀人、朋友、親人間的深情厚誼。
常言說,送禮要送到心坎上。禮物是感情的傳遞物,是傳送情感的媒介。所以,應(yīng)根據(jù)自己的感情和心理來挑選禮物,也就是說,要千方百計將自己的情感心理,通過特定的禮品表現(xiàn)出來,讓對方在接受禮品時,能感受到這份深厚的情意,即以物見情,以情感人。
小貼士
千里送鵝毛
唐朝有個封疆大臣,為向皇帝納貢表忠,派遣了一個叫緬伯高的人去給皇帝送禮,禮物是一只天鵝。
緬伯高途經(jīng)沔陽時,看到天鵝身上臟兮兮的,決定給它洗個澡。然而,他剛把天鵝放到沔陽湖中,一時不慎竟讓天鵝飛了。
送給天子的貢品弄丟了,豈免得了殺頭之罪?緬伯高拿著天鵝飛走時掉下來的幾根羽毛,嚇得嚎啕大哭。
他越哭越傷心,悲病欲絕中竟謅出一首打油詩:“將要貢唐朝,山高路又遙,沔湖失天鵝,倒地哭號號,上復(fù)唐天子,可饒緬伯高,禮輕情意重,千里送鵝毛。”
后來,他真的把鵝毛呈獻給皇上,皇上被他的真情感動了,不僅沒有殺他,還拿酒肉款待了他。
這個故事或許是“千里送鵝毛,禮輕情意重”的最早出處了,至于后來蘇軾在詩中定的“且同千里寄鵝毛,何用孜孜飲麋鹿”的名句,應(yīng)是借用那個典故向秦觀表喻禮物雖輕,但情意濃厚的摯友之心。
名貴的天鵝固然可以作為大臣向皇帝表白心跡的貢品,但在特定的條件下,一根鵝毛卻更顯送禮者的一片苦心。
緬伯高是一個很有生存智慧的人,與其說他獻上鵝毛是出于對皇上的一片真情,更不如說他是巧妙地借用了禮品特殊的載意功能,這自己尋求到一條生存之路。最終,一根對皇帝毫無實用價值的鵝毛,竟成了情意的最佳依托物,感動了皇帝,也使自己起死回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