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國名車的制造水準,是伴隨著它的人性化思維發(fā)展起來的。這里別的不說,一個“急救包”就很說明問題。
德系的名車如奔馳、寶馬、奧迪,都在新車后備箱里備有急救包。急救包上的十字,有紅的有白的,都十分醒目。您一打開后備箱蓋,它就撲入眼簾。說起來,急救包里并沒有什么名貴藥具,大不了就是些消毒紗布、棉簽、醫(yī)用繃帶、一次性手套、膠布、小剪子等等,但在發(fā)生車禍之際,無論自救,還是救人,這些東西都很實用。如果車里平時沒有這些備用品,到時真是叫天天不應、喊地地不靈,讓人在路上抓瞎。而一旦有了這些東西,急救起來就有了起碼的物質保障,無論骨折固定、傷口止血,急救包里都可找到相應器具,真的能為傷員性命搶到寶貴的時間。
跟奔馳、寶馬、奧迪這些名車的車價比起來,這急救包真是太廉價了,廉價到了“不值一文”的地步。但就在這廉價的急救包里,人們看到了名車企業(yè)的嚴謹細致,看到了他們對車主的尊重,對生命的愛護。這充滿人性的“廉價”,使名車的高價在人們眼里也變得更“值”了。
我開過好幾款車,有中國車、日本車、美國車,從沒見過急救包;就是德國車,也很少幾款才有。我看低價車應向奔馳們看齊。附贈急救包,甚至可設為汽車行業(yè)規(guī)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