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禁忌:禮品以次充好讓顧客傷心商家傷臉
2012年2月4日,張先生從一福特汽車4S店購買了一款轎車,隨車贈送了一只導航儀。使用中,他發(fā)現(xiàn)該導航儀的記憶功能缺失,且包裝盒內(nèi)無合格證。張先生隨后多次找到商家要求更換或維修,均遭拒絕,理由是贈品不能享受“三包”。
經(jīng)有關部門調查,4S店承認這款導航儀缺失記憶功能,確實存在質量問題,但仍以贈送禮品為由拒絕提供“三包”服務。經(jīng)過多次交涉,張先生最終補貼500元換得一只新的導航儀,但只使用了兩天,新導航儀的部分功能又自動消失,導致無法使用。
點評:提升銷量雖是禮品促銷的首要目的,但并非惟一。對產(chǎn)品、品牌和廠商美譽度的宣傳其實是極為重要。拿次品做禮品,傷害得不只是顧客,最后受傷最深的極有可能是商家自身,除非你做得是一錘子買賣??梢愿鶕?jù)客人的需求,贈送專業(yè)的禮品套裝。
第二禁忌:偽劣禮品讓商家傷臉又傷身
今年年初,漢川市民馬先生,在當?shù)氐囊黄噷I店買了一輛小轎車。付款后,車商當場為馬先生裝上贈送的地板膠。車商稱,這套整車地板膠市場上要賣1800元。沒想到之后在馬先生開車的時候,經(jīng)常感覺到頭暈。開始他認為是沒休息好,并沒有太在意。但后來,頭暈越來越明顯,到醫(yī)院一看,醫(yī)生懷疑是甲醛中毒。馬先生一下子想到車內(nèi)的地板膠,這異味像是從那上面發(fā)出來的。于是,他找人鑒定了一下,果然是地板膠的甲醛含量嚴重超標。
2012年2月8日,馬先生找車商要求更換地板膠,但車商說贈品不能換。當?shù)毓ど趟油对V后,調閱了該店的地板膠進貨單,發(fā)現(xiàn)這是從一些小作坊成捆購進的塑料膠,每捆200元,每捆膠可鋪4臺車。經(jīng)調解,車商同意由馬先生重新選購地板膠,由車商承擔費用并免費安裝。
第三禁忌:別讓“縮水”禮品“縮”了信譽
2012年2月份,張先生申請了一張某銀行信用卡。申請辦卡之初,工作人員曾承諾“只要開卡,不僅會得到一個車載保溫杯,還可以享受價值580元的汽車封釉以及52次免費洗車”。但等信用卡下來張先生去開卡時,卻被告知“汽車封釉的活動已經(jīng)取消”?!肮ぷ魅藛T還拿著一個普通杯子,糊弄我這就是車載保溫杯!”
與此同時,張先生之前曾到銀行指定的洗車點咨詢時,好幾家洗車點表示“已經(jīng)與銀行終止合作”,讓張先生到其他地方看看。“銀行承諾的服務一項也沒實現(xiàn),這也太糊弄人了!”張先生說,之后他找到銀行,工作人員答應給他重新買一個車載保溫杯,并表示汽車封釉也可以給他做,但要收取200元的拋光費。
“本來就是我應該免費享受的服務,現(xiàn)在怎么還問我要錢?”張先生決定放棄做汽車封釉,但要求銀行將折算后的300元現(xiàn)金返給自己,“可他們一直不肯答應!”張先生認為,銀行打著送贈品的旗號吸引客戶辦卡,卻在開卡的時候故意“克扣”贈品,損害了客戶的正當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