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了自信,對生活上的各種狀況,不論是好事還是挫折,都能以開朗的心情來面對。
《EQ》的作者丹尼爾?高曼,曾經(jīng)擔任《紐約時報》的記者。有一天,一連發(fā)生了五件謀殺案,他忙著跑新聞,有點心浮氣躁。后來他搭上一輛巴士,發(fā)現(xiàn)車子里的氣氛居然非常輕松。關鍵在于那位司機,他像是把開公車當成一件樂趣無窮的事。
遇到中年婦女上車,他就說:“這件衣服好漂亮,能告訴我是在哪里買的嗎?我想帶我太太去買?!苯?jīng)過博物館時,他就告訴大家,這里最近有什么新展覽,歡迎大家去參觀。經(jīng)過一家餐廳,司機興致又來了:“我跟我太太,就是在這里慶祝結婚二十五周年。”有小姐下車了,司機也不忘加上一句:“美麗的小姐,祝你有美好的一天?!?
高曼發(fā)現(xiàn),自己搭上這班公車后,原本焦躁的情緒就一掃而空。不過,他認為受惠最大的,還是司機本人。親愛的讀者,讓我們來想象一下,如果這位司機對自己的工作很不耐煩,一路上會不斷抱怨紅燈連連,批評紐約交通多糟糕,遇上計程車司機超車,說不到還會探出頭來,罵兩句國罵。下了班,心情不好,對老婆、小孩大呼小叫,他的家人也不會喜歡他。
幸好這位司機能以積極、愉快的心情來面對工作,不但工作變得有趣了,乘客喜歡他,下班以后,老婆和小孩也會迫不及待地想聽聽他今天發(fā)生了什么趣聞。 這位紐約的司機教了我們一件事:世界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糟糕,只要我們愿意用積極而正面的眼光去看待。
你也做得到 如何不批評、不責備、不抱怨?
每天早上醒來時,告訴自己:你是個有福份的人,應該以包容的心去看待別人。
每當你要批評別人時,想想自己是否也有類似的缺點。
每當你要批評別人時,改用贊美取代。
批評是逃避反省的方式。要批評別人之前,先反省自己。